导 语
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和示范工程是我会面向所有环保企事业单位的免费年度技术推广服务,从1991年至今我们已累计推广先进技术和工程4100多项。为便于相关方使用《2021年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和示范工程名录》(详见关于发布的公告),我会编制了入选技术和工程的简介,将陆续在我会官微和官网公布。简介内容均由入选项目的申报单位提供。
(资料图)
2021-S-48
工程名称克拉玛依市天利恒华石化有限公司——化工区4万Nm3/hVOCs废气治理改造工程
工程所属单位克拉玛依市天利恒华石化有限公司
申报单位西安昱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陕西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建设和运行模式该项目采用EPC总包模式,昱昌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完成该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环节,并对项目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负责。
投运时间2021年5月31日
工程规模该项目设计占地面积200 m2、风量为40000 N·m³/h旋转式RTO废气处理设备,主要用于处理项目单位异戊橡胶装置厂房、石油萘罐区、汽车栈桥、正己烷罐区产生的废气。
工艺流程1、启动升温阶段 PLC内部接收到升温信号后,依次打开主风机入口新风阀、关闭废气接入阀,启动旋转分配阀、助燃风机、吹扫风机、主风机,吹扫6分钟后,天然气进入燃烧机开始点火,点火成功后正式进入升温阶段。温控表会实时接收到PLC发送的实时设定温度,与当前温度做比较,进行PID调节比例阀,实现大小火控制。此时陶瓷蓄热砖会慢慢升温,并把热量存储在陶瓷蓄热砖内部。 2、废气处理阶段 当炉膛温度达到设定接入废气温度时,关闭主风机入口新风阀,打开废气接入阀。废气接入后,主机根据前端风压表设定的负压值自动实现PID调节,使其保证在恒定的微负压状态。不同浓度的废气接入后会有不同的状态,一种是未达到自平衡状态,此时控制系统根据炉膛温度自动调整燃烧机比例阀,调整到最节能的控制比例,实现小火控制;一种是有机废气接入炉体燃烧后有富余热量产生,在余热供回生产线后炉温仍然上升,此时,燃烧机比例阀调整到最小比例后,然后执行燃烧机关火状态。此过程通过判断炉膛实时温度来自动调整燃烧器比例阀,将炉温控制在800~820℃,超过820℃后燃烧器处于关火状态,整个系统处于无功运行。 二次污染控制本项目废气成分主要为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乙苯、颗粒物、非甲烷总烃,经旋转式RTO处理后,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产生二次污染。
达到的标准或性能要求(1)焚烧温度≥800℃;
(2)高温烟气停留时间≥1.2秒;
(3)蓄热室热交换效率≥96%;
(4)燃烧室蓄热室壁表面温升≤环境温度+40℃,且炉体表面温度<60℃;
(5)净化后气体升温30~40℃;
(6)RTO炉本体压降<3000 Pa;
(7)满足《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相关排放标准要求。
运行情况连续运行中。
示范点(1)采用DCS集中控制系统,设备在现场设置有就地/远程启停功能。远程模式时,DCS具有自动和手动两种操作模式,自动模式下,设备具有一键启动、一键停止功能;当设备故障、废气浓度过高时系统自动触发连锁。自动模式简化了工艺人员繁琐的操作,提高了设备安全操作性能;
(2)焚烧温度≥800℃(760~1000℃程序可调);
(3)高温烟气滞留时间>1.2 s;
(4)蓄热室热交换效率≥96%;
(5)非甲烷总烃去除率≥99%;
(6)燃烧室、蓄热室壁面温升≤环境温度+40℃,且炉体表面温度<60℃;
(7)净化后气体温升30~40℃;
(8)RTO炉本体压降<3000 Pa;
(9)根据《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废气中有机特征污染物的浓度满足规范中规定的排放限值要求,具体如下表:
欢迎生态环保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和示范工程推广工作,相关要求详见我会官网“实用技术示范工程”栏目。 如您对历年入选《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和示范工程名录》《环境技术进步奖》、生态环境部《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等更多先进技术成果感兴趣,可在我会官网首页查询中心“先进技术案例”栏目查询。 实用技术指在一定时期内,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先进适用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包括污染防治、碳减排、生态环境修复、资源综合利用、环境监测及智慧化环境监控管理等领域的技术、装备和材料。示范工程指采用先进生态环境保护技术、装备、材料或创新服务模式,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工程,包括污染防治工程、生态修复工程、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碳减排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END
来源:技术部
点个
在看
你最好看
编辑:戴桃周